中國彩電業目前正面臨著數字電視普及、三網融合推廣和平板電視升級等諸多技術變革帶來的新機遇,由于絕大多數國產品牌不掌握LED電視核心技術與專利2010年“災難年”,但分析認為,2011年中國彩電業或爆發增長點,未來有機會進入新的黃金10年。
2008年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對日本消費電子行業產生很大影響,但對國產彩電卻是利好。當時,面板等原材料價格供應情況趨緩、價格回落,這也讓國產彩電的成本大降,令國產彩電2009年實現全行業盈利。不過,大量提前采購的面板和生產出的整機造成了巨大的庫存壓力,而三星等外資同行則卷土重來大幅降價,讓國產彩電行業承受了巨大的危機。2010年伴隨著人民幣升值、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上漲、核心部件缺失等問題的集中爆發,中國彩電行業又一次出現集體虧損。
事實上,制約中國彩電業發展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支撐行業發展的核心技術,特別是液晶顯示屏的技術。一旦中國企業失去上游部件的議價權,中國彩電業的發展將陷入困境。
國家層面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去年3月,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聯合公布的《電子信息產業調整與振興規劃》和彩電行業戰略轉型的新政策,在工信部6000億元投資計劃中,其中有超過1000億元將投向高世代液晶面板、等離子屏、LED等新型顯示核心部件領域。
今年11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這個被外界稱為新的4萬億投資計劃的決定,將節能環保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等七大新興產業作為下一步投資的重點,其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中強調要著力發展集成電路、新型顯示、高端軟件、高端服務器等核心基礎產業。
為了徹底改變上游核心部件受制于人的局面,各彩電企業開始技術研發
長虹于2007年在四川綿陽投資上馬中國首條等離子屏生產線,并在2010年初實現了年產能216萬片的全球第三的等離子面板產能,并且開始與友達建立液晶模組的合資公司,并在下一代顯示技術OLED開始布局。
此外,清華同方自2004年開始進行LED科技引進和自主研發,并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地相繼收購了LED上游企業。今年10月,清華同方收購晶源電子25%的股份,通過本次交易進入產業鏈上游的電子元器件制造領域,從而掌握了LED產業的核心技術與關鍵專利。另外通過沈陽LED背光源生產基地和北京LED外延片、芯片基地相繼量產以及清華同方總投資30億元的江蘇南通LED半導體產業基地一期工程正式奠基,使其成為中國彩電業內首次掌握LED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與擁有完整LED產業鏈的企業。
2006年TCL、海信、創維、康佳等主流彩電廠商都通過合資、技術合作等方式建立了自己的液晶模組生產線,如今,各企業對平板電視產業鏈的掌握程度從20%提升到60%。
業內人士認為,2011年中國彩電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很可能使等離子成為中國彩電業的救命稻草。LED電視也會成為新的強勢動力。目前,從清華同方對電視產業上的投入來看,中國等離子液晶電視正在被看好,科技產業特別是家電產業將是未來的一個主要增長點。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