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結果:
就目前得到的資料分析,可能這一兩年內,能夠繼續大力支持OLED研發并推出相關產品的只剩下韓國的另外一家巨頭LG公司旗下的LGD(LG Display)。再接下來的日子,我們應該只能看到LG極其關系比較密切的合作伙伴能夠繼續推出OLED新品了。
LG會是這幾年OLED市場的領軍力量
原因分析:
雖然在做出決定之后,日韓三廠對其原因還是閃爍其詞,都不太肯說出真相。但是我們可以從相關行業的專業調查報告上看出一點端倪。
NPD DisplaySearch上海辦公室,2014年4月16日---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產業發展緩慢的原因主要是AMOLED顯示屏技術上難有突破且制造成本仍然高于液晶顯示面板。根據NPD DisplaySearch OLED材料季度報告全球電視出貨量和預測季度報告Quarterly OLED Materials Report顯示,由于OLED電視出貨的延遲,2014年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材料的產業規模預計僅有7億9,500萬美元,比之前的10億美元預測下降。
2012-2017年各OLED材料類型收入預測(單位:百萬美元)
2013-2017年彎曲型LCD和OLED電視顯示屏出貨量(單位:百萬臺)
通過對上面的兩張圖表,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LCD和OLED的出貨量及兩者的對比情況。對于整個產業的規模連10億美元都不夠的市場,有必要再繼續的無節制的投入去研發去推廣去包裝么?所以日韓三巨頭都已經給出了相當明確的答案:雖然OLED是先進,是次時代,但是對于目前4K市場都還剛剛進入普及階段的市場來說,與其將錢扔進前景難料的行業,還不如投入到產業成熟的4K電視市場更為靠譜,尤其是是索尼,它還在高端4K電視領域擁有全球20%的市場份額呢。
中國廠商策略:“敵退我進”?
在OLED的市場策略上,中國國內廠商給出的反應和日韓企業大不相同,表現出了足夠的興奮。TCL集團控股子公司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下稱“華星光電”)擬投資244億元實施二期第8.5代TFT-LCD(含氧化物半導體及AMOLED)生產線建設項目,他們在擴大面板產能的同時,將引入OLED生產能力。TCL集團稱,這是為了實現產業技術升級,搶占國際高端市場;近日由創維首批量產的55吋天賜OLED電視E980系列,已進駐北上廣深等城市創維專柜。據悉,這是創維繼2013年底發布國內首款OLED電視后,再次領先行業,成為國內首家量產上市OLED電視的企業;日前,國內首款有機曲面OLED、具備“四看”智控優勢的長虹CHiQ電視55Q1A,正式上市發售。4月初長虹官方正式宣布55吋有機曲面OLED電視Q1A將率先在全國約20個重點城市開售,五一期間就會與消費者見面......
雖然國內廠商對待OLED的積極態度讓不少“支持國貨”的消費者們興奮的了一把,但是,無論從發布會上得到的消息還是從其他渠道獲取的小弟都表明,國內廠商推出的OLED產品所用的面板主要還是有LGD提供的,因為LGD不僅是中國家電企業的主要面板供應商,也是世界上OLED發展的強烈推動者,所以這種“興奮”的舉動其實也可以看出是LGD通過價格或者是推廣手法拉攏廠商的一種結果。
總結:雖然OLED對比LCD優勢十分明顯,但是現在居高不下的生產成本和較低的良品率使得它暫時還只能小批量上市銷售,所以三星松下索尼三巨頭的火力重新偏向在4K上面是正確的;而國產廠商對于OLED的積極,筆者認為其是可有可無的,與其在目前來說還是非常小眾的產品上下功夫,還不如開發技術成熟的4k市場來的更靠譜,最重要的要展開自己的研發,對于OLED技術有自家的發展累積,這樣才能在以后的市場競爭中落于不敗之地。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