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起死回生 鴻海想再入股
2013年3月26日,是鴻海入股夏普意向有效期的最后一天,夏普沒有收到鴻海的資金。
通過“多元化合作”的策略,夏普避免了“賣身”鴻海的命運,業績迎來轉變契機,盡管仍處于“黎明前的黑暗”中。
2012財年(截至2013年3月),夏普銷售額24785億日元,比上年增加227億日元;凈利潤為-5453億日元,連續兩年巨虧,并刷新夏普成立百年以來的最高虧損紀錄。
沉重的債務也讓人窒息。2013年6月,夏普有3600億日元的聯合銀行貸款到期;2013年9月,夏普要償還2000億日元可轉換的公司債;2014年3月,300億日元普通債券到期;2014年9月,1000億日元普通債券要償還。
幸好債務銀行伸出援助之手。三菱、瑞穗兩家日本銀行,同意夏普的貸款延期至2015年償還,還同意追加融資額度1500億日元。作為條件,2013年6月25日起,三菱、瑞穗兩家銀行各有一名代表進入夏普董事會;同時,高橋興三成為夏普新任董事長。
夏普終于“起死回生”。2013財年(截至2014年3月)營業收入29271億日元,同比增長18.1%;凈利潤115億日元,實現“V形”逆轉,扭虧為盈。
曾經是夏普虧損“重災區”的液晶業務,變成夏普最大利潤來源。2013財年,夏普液晶面板業務收入9910億日元,同比增長17%;液晶業務的經營利潤,從2012財年的虧損1389億日元,變為2013財年的賺415億日元。
今年夏普進入“再成長”階段,預計2014財年營業收入30000億日元,微增2.5%;凈利潤300億日元,實現2.6倍的成長。液晶業務仍是“生命線”,預計2014財年收入增至10000億日元,占總收入三分之一;營業利潤增至550億日元,接近總營業利潤的一半。
而IGZO(氧化銦鎵鋅)技術則是夏普最值錢的“家底”。夏普計劃到2014財年年底,高分辨率面板在夏普面板總銷量中的占比超過八成。其中,IGZO液晶面板的銷售收入,2014財年下半年將是2013財年上半年的9倍。
郭臺銘又心動了。他最近說,仍想與夏普合作,如果高橋同意鴻海以股票市值購得夏普股權,“我明天就可以出資”,并保證夏普兩年內變成優秀的企業。
群智咨詢副總李亞琴認為,群創雖是全球最大的4K電視面板供應商,但在中小面板上相對較弱。未來幾年,中國大陸多條8.5代液晶面板線將陸續量產。隨著中國大陸面板新勢力抬頭,臺灣面板業將受到直接沖擊。“郭臺銘已經感到壓力,要未雨綢繆,提升在高附加值中小尺寸面板上的實力。”而IGZO的吸引力在于高分辨率、低成本。
鴻海籌碼減少 夏普淡對叫板
然而,對于郭臺銘此次借日本媒體“叫板”,夏普淡然面對,官方回應“不予置評”。
夏普對鴻海的依賴正在減弱。根據今年5月12日夏普公布的中期經營計劃,夏普液晶面板業務擴大與重點客戶的合作,2012財年重點客戶6家,2013財年增至15家,預計2014財年將進一步增加至19家。
Display Search中國區研究總監張兵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夏普下游主要的客戶中,除了夏普自己,第二大客戶是三星。三星采購夏普面板的數量,2011、2012年不多;在入股夏普后的2013年明顯增加,每季有100萬片。鴻海旗下的富士康排第三。
鴻海的籌碼減少,還在于代工份額下滑。張兵說,富士康過去兩年代工業務沒有太大變化,因為一線彩電品牌沒有把系統組裝放出來,只放了三成代工量。鴻海的彩電代工業務以日系品牌為主,而日系品牌在全球彩電市場中的總體份額萎縮。再加上,鴻海自主品牌“睿俠”電視、自主渠道“萬馬奔騰”,拓展市場的計劃均遭受挫折。
“但鴻海仍然是夏普面板重要的‘出海口’之一,每年彩電代工量達到800萬~900萬臺,其大尺寸面板來自夏普十代線。”張兵認為,鴻海能否重新入股夏普,要看鴻海是否有新增的面板消化能力。
Display Search分析師吳榮兵直言:“鴻海還是想要夏普的IGZO技術,可能雙方在談判當中,這塊技術目前最強的還是日本廠。但是,夏普不會把IGZO技術給鴻海。2011、2012財年,夏普最困難的時候,都沒有轉讓IGZO技術,現在業績回升,可能性更小。”
中華液晶網總編張新崗分析說,“夏普與鴻海合作多年,夏普獲益更大,得到資金和出海口,而鴻海沒有達到主要目的。郭臺銘一是想拿到面板廠的主導權;二是想拿到夏普的技術。他想以最小的代價拿到控制權,結果落空。”
另一分析師指出,鴻海已經錯過了投資夏普的最佳時機,因為夏普在獲得高通和三星投資之后財務狀況已有所好轉。
不過,來自蘋果的訂單,也許是不錯的誘惑。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有分析師估計,鴻海年收入的將近一半來自蘋果公司的訂單。但由于蘋果公司尋求為擴大后的產品組合增加零配件供應商,鴻海一直在努力使業務和客戶基礎多樣化。
KGI凱基證券分析師郭明池表示,由于夏普是蘋果iPhone手機顯示屏的主要供應商之一,所以入股夏普將有助于鴻海提升與最大客戶蘋果公司討論生產訂單價格時的議價能力。
中國大陸面板新軍,將是夏普、鴻海共同面對的挑戰。李亞琴認為,在全球面板五強三星、LG、群創、友達和夏普中,郭臺銘最恨韓廠,曾欲“聯日抗韓”;與友達在臺灣直接競爭;夏普幾乎是群創尋找“技術外援”的唯一選擇。而今年京東方合肥8.5代線量產后,京東方將有可能超越夏普,成為全球第五大面板商。
“未來關鍵看夏普的市場表現,夏普主業仍為液晶,但面板業很難連續三年盈利。”張新崗說。而李亞琴估計,鴻海與夏普今后很難再有資本和股權合作,技術合作的可能則存在。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