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OLED柔性顯示將顛覆智能終端產品設計�
——專訪維信諾研發負責人、昆山國顯光電有限公司副總裁黃秀頎博�
�/李文� 林美�
引言
黃秀頎博士指�,AMOLED實驗室階段和產業化階段是截然不同�,如果要實現AMOLED產業化,從技術的角度可以將問題拆解成三類:科學問�、技術問題以及工程問�。以OLED技術為�,OLED器件性能可以歸為科學問題,像素排布結構屬于技術問�、OLED色偏與混色等屬于工程問題,需要時間進行一一攻破,而且必須在量產前經歷中試階段,對大量的技術問題提前進行研發,根據研發結果才能準確定義量產階段的工藝路線,保障量產順利實��
由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和日經BP社聯合主辦的“中國·北京2016國際顯示產業高峰論壇”�,維信諾研發負責�、昆山國顯光電有限公司副總裁黃秀頎博士接受了《顯示資訊》的專訪,并在專訪中介紹了維信諾成功開發的一�7英寸AMOLED顯示屏模組,該顯示屏為全模組設計,在3毫米彎曲半徑下可以進行180度對折。隨著這款可折疊AMOLED顯示屏的推出,未來折疊屏模組有望顛覆智能終端產品設計�
柔性顯示將對智能手機行業進行顛覆性變�
目前智能手機行業已經駛入高度同質化的軌道,很難有什么實質性的創新,連引領智能手機潮流的蘋果也落入窠臼,難有大的創新,而柔性顯示屏有可能對智能手機帶來顛覆性的變革�
2016�10�21日,河北固安云谷的第6代AMOLED項目正式啟動,此次項目計劃總投資�300億元,每月可投入3萬片尺寸�1500*1850mm的基�,為可兼容柔性顯示屏生產的量產線�
該項目的量產技術來自于維信諾在OLED領域15年來積累的自主創新成�。維信諾是國際上為數不多實現AMOLED量產出貨的企�,擁有中國大陸第一條專�5.5代AMOLED量產�,并在PMOLED全球市場占據領導地位,促進我國的OLED產業實現了從無到�,從有到��
黃秀頎博士表�,維信諾不僅在產業方面躋身國際前列,在技術創新方面也取得多項重大突破,在高分�、柔性顯示等技術方面處于國際先進水�,還主導�4項OLED國際標準�5項國內標準的制定工作�
今年,國內手機廠商陸續發布雙曲屏手機,雙曲屏成為手機廠商尋求差異化的唯一一個亮�。然而,雙曲屏目前只有三星能夠量�,處于供不應求的階段,而國內面板廠商雖然掀起OLED投資�,但是OLED硬屏良率還處于爬坡階段,雙曲屏還未成為其現階段發展重�。黃秀頎博士表�,目前維信諾在進一步擴大產能,一是進行昆山5.5代AMOLED產線的擴產,預計明年將量產雙曲屏,有可能率先打破韓國雙曲屏壟斷的局�。二是支持新建河北固安的云谷�6代AMOLED項目,該項目實現量產�,有望打破智能手機行業高度同質化窠臼和約束,顛覆手機行業,為下游的品牌手機廠商提供豐富的柔性AMOLED顯示�,可以最大程度拓展他們在手機設計上的創新空間�
完善產業鏈上游生� 逐步推進AMOLED技術的成熟
黃秀頎博士指�,AMOLED實驗室階段和產業化階段是截然不同的,如果要實現AMOLED產業化,從技術的角度可以將問題拆解成三類:科學問�、技術問題以及工程問題。以OLED技術為�,OLED器件性能可以歸為科學問題,像素排布結構屬于技術問�、OLED色偏與混色等屬于工程問題,需要時間進行一一攻破,而且必須在量產前經歷中試階段,對大量的技術問題提前進行研發,根據研發結果才能準確定義量產階段的工藝路線,保障量產順利實��
目前,相比國�,本土的AMOLED產業鏈,特別是上游企業需要在關鍵原材料和設備研究、技術開發以及產業化等方面進行逐步推�。上游廠商和面板廠商協同進步,逐步完善AMOLED產業生態。發展產業鏈不能冒�,技術和生產上需要穩扎穩打,步步為營,讓他們在技術上完善和成�,同時上下游企業也要進行合作�
折疊屏手機也會成為現在手機廠商追逐的對象。黃秀頎博士指出,柔性顯示技術發展到現階�,主要是解決可靠性方面的問題,包括微結構、屏體以及模組的可靠性等,這一系列的工作開展才能保證進入中試以及達到順利量產。同時,進入柔性顯示階段后,手機對產品設計的要求比較高。在硬屏階段,面板廠商和手機廠商的合作只是停留在淺層的商務層面,而柔性顯示是一個新生事物,終端廠商也需要對終端產品的形態進行重新設計和定義,因此需要和面板廠商走得更近。與硬屏時代相比,面板廠商需要發揮出更多的主動��
目前,對于柔性屏在手機中的應用,業界看法不一。黃秀頎則表示:“未來的柔性顯示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變�,就像我們在臺式機時代第一次看到鼠標的時�,突然感覺打開了一道通向全新世界的門一�。所以,或許未來五年、十年之�,那時大家可能會反問手機顯示屏如果是硬的,那得怎么��”
實際�,顯示屏不僅能通過人的視覺傳遞信息,還涉及人機交互層面,這在智能手機出現之前是很難想象的。未來柔性屏手機給大家帶來了新的想象空間,不管是在產品設計方�,還是在產品應用方面。雖然現在OLED柔性屏還未大規模應�,但柔性屏一直是面板業內關注的焦�,國內很多新投的產線也將柔性屏作為重點,可以想見國內很多企業對未來柔性屏能夠帶來的廣闊市場的期待之大�
然�,AMOLED產業在中國本土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身處這一領域的企�,如要取得較好的發展,不但需要長時間的堅持,還需要腳踏實地的開展基礎研究�
所�,無論是已成熟的PMOLED技�,還是正在快速發展的AMOLED技術,黃秀頎表�,推動OLED技術發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個企業如果要在這一領域立足并取得長足進步,必須要經歷從基礎研究到中試,再到量產這樣一個過�,只有經歷這樣的過�,積累大量技術創新成果,才能在大規模量產中取得比較好的回��
來源:群智咨�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