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顯示產業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顯示技術也在不斷更新迭代,Micro LED以其優越的技術特性被譽為非常有競爭力的下一代顯示技術。然而,Micro LED要想量產化應用仍然面臨著諸多技術挑�,其中巨量轉移就是需要突破的關鍵技術之一。在2019 Micro LED顯示大會�,美國eLux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Jong-Jan Lee分享了一種應用流體組裝技術來實現Micro LED低成本、量產化的技��
美國eLux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Jong-Jan Lee
相對傳統拾取方式,eLux公司創新應用了流體組裝的原理,利用震蕩式液體,快速拾取Micro LED芯片,是一種成本比較低廉的生產方式。Jong-Jan Lee表示,這種生產方式可以用一個公式來控制和計算應用流體組裝的速度,未來還將圍繞這一個公式做技術優��“液體在基板的板面上流�,利用液體的流力和重力的作用,可以有效將其中的Micro LED顆粒捕獲并放置到固定的地�,其�>99%的Micro LED顆粒能夠精準放置到基板的合適位置�”
Jong-Jan Lee介紹�“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可以進行一些原位的控制,通過設備感知在哪些位置上已經捕獲了Micro LED顆粒,哪些位置仍然空�,并且可以清晰地知道哪些是多余的顆粒”。他也介�,通過AOI技術測�,可以識別出有缺陷的Micro LED顆粒,讓整個測試過程變得相對簡��
在這個過程中,首先在TFT基底上制作小的井位,之后進行應用流體組裝的過��”Jong-Jan Lee介紹�“利用尺寸非常小的Micro LED顆粒,形成一個液體LED顆粒�,可以實現更高的效率和更高的良品�。相對于傳統的方式,這種流體組裝的方式效率更�,所浪費的LED晶圓區域也會更加小�”
他表�,利用設備光檢的方式檢測色彩的差�,可以知道哪些空位是被遺漏的,同�,他也指出,在應用流體組裝過程中,可以專門收集良品Micro LED的顆�,而傳統的拾取方式沒有辦法識別良品Micro LED,不僅成本更高,而且浪費的LED晶圓區域比較多,更沒有辦法達到收集良品Micro LED的目��
Jong-Jan Lee介紹,應用流體組裝相比傳統方�,更加簡�,可以解決馬賽克和色彩不一致性的問題,成本也可以大幅降低。他表示�“相對傳統方式動輒兩百萬美金的機臺成本,使用流體裝配成本更�,速度更快,整個機臺成本可能只�10萬美��”
關于這項技術應用成�,Jong-Jan Lee介紹,eLux公司已經制作出了Micro LED應用模組,利用此模組可以制作4K/110吋顯示屏�8K/220吋顯示屏,可以滿足劇院和公共場所的顯示應用�